在卡通文化流行和互联网当道的大背景下,hellokitty、哆啦a梦,功夫熊猫、变形金刚等等的卡通形象大行其道,企业也更加重视卡通形象授权的营销价值。
每个人都保存一份童真,那些可爱、新颖、鲜活的知名卡通形象无疑成为呼唤消费者童真的最大成因。而知名的卡通形象也为汽车用品赋予了更多、更大、更广的品牌宣传意义。很多汽车用品生产厂家凭借这些国际卡通形象的知名度树立自己的品牌,在短期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国际知名的卡通形象如何为产品保“鲜”,如何将其品牌影响力持续延伸到产品身上,成为诸多汽车用品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产品包装和形象代言选择上在卡通汽车用品如此盛行之时,也接连暴露出三大问题:
1、只注重表层次运用,没有更深的内涵结合。由于对缺乏深入理解,很多厂家对卡通形象的利用仅限于LOGO和头像,而在结合卡通片的播放做嵌入式营销、结合卡通片后续产品链的开发运作促销战略和终端推广、结合卡通人物的性
格特征和喜好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往往成为一大软肋,花了巨额授权费用,效果却未如人意。
2、授权混乱。很多包装印有知名卡通形象的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其实并未获得像迪斯尼、三丽欧等机构的正规授权。如此混乱的市场现状为那些花大价钱支付卡通形象版权使用费的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3、产品品质不过关。很多家长对一些卡通人物代言汽车用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也非常不满。
目前,汽车用品的品牌化营销在国内仍然属于初级阶段,各厂商对品牌营销缺乏系统化认识,仍处于简单的建立卡通形象阶段。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是选择“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品牌授权?还是“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建立自身品牌?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资源状况作出慎重抉择:
1、卡通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群体的需求不断变化,企业在特定发展阶段运用的卡通形象,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卡通形象不是知名度高就适用,一定要与产品本身及品牌理念有较高的关联度。
3、卡通形象代言不只是一个标志物,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包装形象的层面上。它应该完全融入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体系,具体体现在凸显独特的产品个性、匹配的价格组合和相对应的渠道体系,力争做到在多个层面形成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好感和忠诚度,从而保证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